血壓怎麼量?標準值是多少?-高血壓知識懶人包

Posted by

·

,

高血壓是全球非常關注的慢性疾病之一,高血壓及其併發症可能造成的影響及負擔是所有慢性病之最,就全球的統計,大約有54%的中風及47%的冠狀動脈疾病是因高血壓導致。
高血壓的成因、血壓正確該怎麼量、標準值是多少?以下深入解說👉

高血壓的盛行率?

因為人口結構變遷、中高齡化社會及現代人生活飲食型態改變,血壓問題非常普遍常見,一個人一生有九成以上的機率可能罹患高血壓,不只臺灣,全世界的高血壓盛行率也不斷攀升。亞洲高血壓的盛行率大約20~30%與西方國家差不多,台灣的高血壓的盛行率男性為25%、女性18%,如果看60歲以上的中老年族群高血壓盛行率高達47%。

雖然大家普遍了解高血壓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但實際上有血壓問題者且用藥控制的比例卻不高,即便像已開發國家–美國,其高血壓患者的控制率不到五成,全球統計顯示西元2009年英國的控制率僅32%、日本24.8%,而台灣根據2002年的統計結果在男性僅21%、女性29%,也就是說5個高血壓患者中只有1~2位接受穩定治療。

為什麼會有高血壓?

在診間經常有患者提到自己飲食都很注意,或是家中沒人有高血壓問題,為何會罹患高血壓,原因出在血壓問題並非單一因素導致。

高血壓的產生是由於多項因子造成,會因為年齡、遺傳及生活模式相關,年齡越高、家族中有遺傳病史、體重過重或肥胖、抽菸喝酒、飲食鈉攝取量高或是緊張的心理及工作型態,以上各項因素都可能會導致血壓上升。

大家看了會覺得很複雜,但我常用簡單的比喻告訴患者:

「血壓好比水壓、血管好比水管」

當一條買來很便宜薄薄的水管跟很貴很高級厚實的水管,材質上的不同會影響到使用年限,就像家族遺傳,先天體質就有很大的影響。第二,水管使用越久,就會脆化硬化,同理血管用久了,會產生粥狀動脈硬化,導致管徑狹窄進而造成高血壓。第三,再好的水管如果裡面的水很濁很髒、甚至每天都丟垃圾進去,我想很快就會阻塞,同理體質就算再好、再年輕的人,不良的生活型態、抽菸、喝酒、飲食重鹹、肥胖等,也會很快出現高血壓問題。

血壓怎麼量才準?多高才算有問題?

  1. 診間血壓(offic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OBPM)
  2. 動態血壓監測(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
  3. 居家血壓(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HBPM)
  • 診間血壓

診間血壓指的是我們到醫療院所或健康檢查時量測的血壓,但因為測量時的時間空間限制,測量結果可能產生許多難以避免的誤差。在診間的等待時間及測量狀態很難預期,受測者大多無法在充分休息之後接收量測,因此可能造成血壓高低起伏,另外也因為是醫護人員操作,受測者的情緒心理狀態可能相對受到影響,產生白袍高血壓的可能性較高。但因診間血壓是便利性及可近性較高的選項,所以大多數醫療院所還是保留這個方式來為病患做血壓的初步評估。

  • 動態血壓監測

動態血壓監測必須使用隨身攜帶的機器,他能夠24小時運作來監控血壓值,白天每隔15 ~ 20分鐘量一次,於睡眠時則每隔30~60分鐘量一次,藉由多點數據來分析白天與夜間的血壓波動,也可以取得血壓平均值來減少單次測量血壓的誤差,就學理上來說動態血壓監測可以得知較「真實」的數值,但因為取得機器不方便、費用高,再加上24小時不間斷的測量血壓會造成患者的不適,所以目前較常使用在診斷特殊類型的高血壓例如高度懷疑白袍高血壓、隱匿型高血壓、夜間低血壓或清晨血壓激增型。

  • 居家血壓

居家血壓是最為便利且經濟來評估自身是否有高血壓的方式,在家中測量時人狀態大多平靜,相對能夠減少情緒或活動而造成的誤差,降低白袍高血壓可能對數值造成的影響,所以當病患的意願及接受度高,我們醫師都很鼓勵大家做居家血壓的監測,唯一要確定的是正確的測量方式及的機器使用。

如何正確量測血壓?

2015年台灣心臟科學會治療指引中提到正確量測血壓的方式:

  • 量測前
    1. 前一個小時避免抽菸、喝咖啡、吃刺激性的食物或使用舒緩鼻塞的藥物等可能導致中樞神經興奮的東西。
    2. 前半小時避免運動
    3. 測量前先去廁所將小便排空,靜坐5分鐘
    4. 測量部位的衣服要先脫下或移開避免束住造成量測困難或誤差
    5. 測量地點要安靜且溫度適宜
  • 量測時
    1. 要坐在有椅背的椅子上,穩定坐著背靠好。
    2. 腳放鬆、腳底平放於地面不可翹腳。
    3. 手臂輕鬆放於桌上,壓脈帶正確使用在手臂上盡量與心臟同高。
    4. 量測兩次,兩次之間間隔1~2分鐘,如有需要再自行增加測量次數。
    5. 測量心跳:建議在第二次血壓量完後從手腕處摸脈搏(至少30秒),計算後再換算一分鐘的心跳次數。
    6. 若有心房顫動病史者則需使用水銀血壓計手動量測血壓
    7. 兩次測量後取平均值

高血壓不控制會怎樣?有甚麼症狀嗎?

當人體血管在老化或病變的過程中,因粥狀動脈硬化、血管壁增厚,如此血液在血管內流動壓力增加,是為高血壓,高血壓會造成全身血管動脈硬化更嚴重,進而導致血管壁病變狹窄阻塞、破裂會造成中風、心肌梗塞、主動脈瘤或剥離,高血壓同時也會影響心臟導致心肌病變衰竭。

初期的高血壓沒有任何症狀!很多在診間發現自己有高血壓的病患第一個反應都是「我都沒有不舒服啊!」。這就是慢性病的可怕之處,它沒有任何症狀,但是它對身體的破壞是經年累月慢慢的進行,當人有不舒服症狀出現時,很多都已經有心血管病變且出現併發症例如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等,待併發症出現後才希望吃藥將血壓降下來能讓血管狹窄或硬化程度改善甚至回春是不可能的,所以最重要的是預防甚於治療,早期發現高血壓前期甚至已經是高血壓了,就要積極處理,才能防止血管硬化不斷進展。

資料來源

  1. 心血管預防照護指引 衛福部國健署 109年4月
  2. 2015年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摘要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一卷 第三期
  3. The 2017 Focused Update of the Guidelines of the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TSOC) and the Taiwan Hypertension Society (TH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 Acta Cardiol Sin 2017;33:213225
  4. 2015 Guidelines of the Taiw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Taiwan Hypertension Socie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 C.-E. Chiang et al. / 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xx (2014) 1e47
  5. 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之臨床應用 ; 基層醫學 第二十二卷第十二期
「dr. weiying」的個人頭像

About the author

Hi! My name is Joan Smith, I’m a travel blogger from the UK and founder of Hevor. In this blog I share my adventures around the world and give you tips about hotels, restaurants, activities and destinations to visit. You can watch my videos or join my group tours that I organize to selected destinations. [Suggestion: You could use the Author Biography Block here]